信心需要有一個物件,比如說,我們為什麼會坐在椅子上?我們沒想到這個椅子會不會倒下去,會摔倒,因為我們對它有信心,所以我們敢坐下去;比如寄信時我們投進郵桶裏,我們相信對方一定會收到,這也是信心的應用。
有了信心的物件,我們就應該相信他。基督徒信心的物件就是神,這個很重要,因為這位信心的物件他必須是全能、全知、永恆不變,有能力,這樣信心才能有根基。正如《詩篇》講的,他是我們的磐石,是我們的山寨,是不會不會改變的。這是我們信心的物件。我們對這個物件認識的越清楚,我們的信心自然就會增加。就好像我們平常在相處的時候,我對你有認識,我就知道你不會做這件事,你不會說謊話,遇到困難你一定會幫助我,這就是對一個人的信心。就像交朋友一樣,當你越來越認識一個人,發現他可信的時候,你對他的信任就越來越增加。
有一首歌叫《只要相信》,歌詞講到"耶和華的膀臂從未縮短,在上帝豈有難成的事呢?"所以我們要仰望他,信靠他,只要我們相信這位耶和華神。這首詩歌告訴我們要相信神,那我們怎麼樣認識並相信他呢?剛才提到我們要有一些經驗,這些經驗是比較主觀的,比如一次一次釋放釋放出一些資訊,跟他一起走過這條路,所以我就相信他能夠做什麼。同樣我們對神也是這樣,這是一種直觀的經歷。但如果只有主觀的經歷可能就會有一些危險,有時候可能就是我們自己的感受,你可能就把握不住。除了主觀的經歷我們還需要什麼呢?首先需要客觀的根基。因為信心的來源是神所賜的,對這位神我們要有一些基本的認識。我們從哪里去認識神呢?就像我們交朋友,我們要經常來往才會彼此有更深的認識。同樣,我們從哪里認識這一位元神呢?在客觀上來說,《聖經》就是神對於他自己的啟示,神透過《聖經》來向我們說話。所以信心的根基首先要建立在神的話語上。
我們可以從《聖經》裏面對神有更多的認識,因為神在《聖經》裏面啟示他自己,讓我們能更多認識他。如果我們有這個客觀的基礎,再加上我們主觀的經歷,我們的信心就會越發的增長。因為《聖經》會告訴我們這位神是怎樣的一位神。他是慈愛的神,我們就知道他是愛我們的,所臨到我們的一定是出於神的愛;同時《聖經》講到他是一位信實的神,當我們經歷一些環境時,他是可靠的;《聖經》還提到他是全知全能的神,所以不管遇到什麼環境,他會有這一份能力,一定可以幫助我們度過所遇見的困難與環境。
最基礎的就是我們要常讀神的話語。神在《聖經》裏給我們有許多應許,我們是不是相信;先對神有基本的認識,知道他是偉大的,知道他是全知、全能、慈愛的,對神有了認識之後,相信他的話,相信他的應許,我們就開始經歷他。亞伯拉罕,《聖經》稱他為信心之父,可是聖經上也記到,在他死了的時候,他仍然沒看到神給他的應許,所以他只是憑信心來相信。而且我們也看到,他雖然稱為信心之父,可是他一開始並不是那麼有信心。他剛開始時下了埃及,還撒謊,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,可是他經歷這樣一次兩次之後,慢慢地他看到神可以幫助他,去面對那些困難,去勝過那些環境,而不需要用撒謊的方式,信心是在這種經歷當中成長。
我們對神認識越多,我們就越相信神。我們對神的認識可以分客觀和主觀兩方面,在客觀方面我們可以讀《聖經》,從《聖經》裏面對神有更多的認識。除了讀經之外,我們可以在禱告中經歷神,或者在教會聽道時,也可以從弟兄姐妹和牧者、傳道人的分享裏,對神有更多的認識,因為講道都是從《聖經》而來的。希望小果你也對神有更多的認識,從你讀《聖經》開始,更多的讀聖經,就會更多認識神;更多認識神,我們的信心就會漸漸地增長。
我們看不見前面是什麼,神也不一定照著所求的給我們,但是我們要相信未來在神手裏,他的慈愛、他的雙手不會離開我們。這就是基督徒的信心,是要我們經歷的,在我們對神的話語有認識、瞭解以後,仍然要經歷他,慢慢你的信心就會越來越強,越來越信靠他。我們也可以常常聽別人的見證,如同雲彩圍繞我們,這也可以幫助我們信心的成長。當你看到別人怎樣經歷神,就會認識神是怎樣一位元信實的神,有能力的神。我們鼓勵大家可以到教會,到小組或團契裏面,和大家一起查經,一起分享。別人的經歷可能會成為我們的幫助,不管別人的經歷是成功還是失敗,我們都相信每一個遇到的事都經過神的應許才臨到我們,我們就能夠彼此激勵,彼此在靈裏成長。
願意學習,在信心上有所成長。她有時候信心不足,但是主,我知道聖靈必親自的幫助她、保守她、建立她的信心。我們所有的一切都由你而來,也都由你成就,因此我們向你祈求,不僅為小果,也為所有人向你祈求,你自己來成就你自己的工作,建立信心,在我們還沒有看見任何事情有結果的時候,讓我們抬頭仰望你,仰望你為我們成就,因為你說你是創始成終的神。主我們謝謝你的帶領。我們同心合意的禱告,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。阿們!